2020 官网升级中!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
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灵活就业正成为中国民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等措施,被提上日程。
最新数据显示,1-7月份,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822万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74.7%。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提到,当前就业形势稳定的一大原因,正是新动能成长壮大,灵活就业增加。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带动效应在增强。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多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随着数字平台、数字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新的灵活就业规模还会越来越大。“新的灵活就业将不是一种暂时现象,而是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过程中形成的就业长期趋势。”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市场主导,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围绕上述目标,会议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少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灵活就业。
例如,会议提出的“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和大龄、妇女劳动者等权益保护”,就是一段时间以来各方热议的话题。
民建中央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公布的一份提案中就指出,中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律和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缺失;与新就业形态相关的劳动监管薄弱;劳动纠纷调解需加强。从这些方面加强权益保障,让灵活就业群体轻装上阵,如今已成为各方共识。
此次会议还要求,面向市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安全生产素质。这亦是为灵活就业群体赋能的重要举措。
刘尚希指出,对灵活就业群体中的低技能人员,政府应实时对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灵活就业群体综合素质,使其拥有一技之长。这是使灵活就业人员稳定获得劳动收入的重要前提。“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升,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随着此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料将成为中国稳就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事实上,相关措施近期也正不断推出。
6月底,中国官方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就专门提及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业伤害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养老医疗保障等方面,确定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
随后,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平台责任、报酬、休息、职业伤害保障等多个焦点问题,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电商主播等构建权益“防护网”。
据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各项规范、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举措还将陆续出台。
比如,有关方面将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并推动各地开放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同时,官方还将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责任,探索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的机制等。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